未來5年中國汽車零部件配件制造行業分析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中國制造2025》引領汽車零部件產業健康發展
零部件是汽車產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在《中國制造2025》中,提到汽車零部件制造是政府大力推動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要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中國制造2025》的落實,加快提升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支撐汽車強國建設,更好地引領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
(二)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政策環境良好
對于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我國政府一直扮演者著“支持者”的角色,在提高產業生產力、培植產業集群、激勵產業內企業競爭和國際化經營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東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湖北重慶等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區,對于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化建設將產生積極而久遠的意義。
此外,隨著十三五期間一系列關于汽車零部件產業政策技術標準的出臺,汽車零部件行業進一步向規范化、法制化方向發展。在政府主導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節能環保汽車的推行,也使得汽車消費環境加快改善。與此同時,隨著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二手車流通管理方法》的出臺更是引入了新的競爭機制,簡化了二手車交易程序,二手車市場趨向良性發展。這也直接擴大了我國社會的汽車保有量,最終推動了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的制造以及售后維修市場的快速發展。
(三)汽車配件全球化采購給零部件企業帶來更多機遇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世界各大汽車公司和零部件供應商在專注于自身核心業務和優勢業務的同時,為了降低成本,逐漸減少汽車零部件的自制率,越來越多的整車廠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零部件采購,在世界范圍內采購有比較優勢的汽車零部件產品,汽車配件全球化采購成為潮流。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廠之間關系的調整,打破了原有的全球配套體系,推動了汽車產業鏈的全球化發展。整車廠將自身核心優勢以外的零部件設計開發交給零部件供應商,無疑會給零部件企業帶來更多機遇。
此外,隨著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整體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加之我國相對于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具有勞動力,工資水平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國的汽車零部件出口逐漸增多,并逐步呈現向海外擴張的趨勢。
(四)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能提高生產率
隨著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企業可以由原來的數控化往自動化和智能化轉型,提高產品質量以及企業的生產率。在生產環節,質量影響大的、勞動強度高的、業務環境相對比較差的生產活動,可以通過提高自動化來提高生產率。技術含量高的環節以及柔性化生產的需要可以通過智能化設備來滿足。因此,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能提高行業的生產率以及產品質量。
二、不利因素
(一)技術創新不足
汽車零部件產業,具有規模化、專業化、大批量、大投入、回收期較長等特點。由于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對產業認識不足、缺乏戰略規劃、實際投入不夠,加之在研發、生產、管理和人才等方面缺失等,造成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與外資企業發展差距較大。據統計,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不足2%,遠低于7%-10%的世界先進水平。汽車消費結構也在一直變化著,為了適應汽車行業的消費升級,汽車零部件產業必須著力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攻克關鍵零部件技術的能力,才不會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被淘汰。
(二)生產方式調整改進要加快
相當部分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在質量、體系、過程管理中執行的標準與歐美日韓等高端企業標準尚存在差距。生產方式的落后是中國品牌零部件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低的重要因素。當前,精益生產方式已在世界各大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廣泛應用。而部分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缺乏對生產全過程的有效管控和持續改進,過程控制能力不足,難以生產出高性能、高質量的產品。為保證產品的持續穩定性,強化體系管控、提升運行績效成為必須,精益生產方式將成為大趨勢。
(三)產品質量瓶頸尚需突破
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空間布局分散,產業結構不夠合理,產業集群區產品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系統集成能力薄弱,尚未體現為整車配套的優勢和專業化集聚效應;產品專業化生產水平偏低、產品不成系列或系列發展滯后,總體技術水平較為落后,同時多為低端配套產品,利潤低。
但是,伴隨著消費需求變化,對質量的要求與日俱增。長期以來,質量不高、一致性不足、耐久性較差是中國自主汽車零部件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當前,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相當部分企業設計開發能力、工程經驗積累不足,產品一致性保障體系能力弱。加之,多年來行業對原材料、元器件的重視不夠,上下游企業的協作不暢等綜合因素,零部件原材料、元器件相對落后,導致零部件質量穩定性不足、產品可靠性差強人意。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產品質量瓶頸必須得到突破。
收入預測
2016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3.7萬億元,同比增長14.2%。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4.52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78%,2022年將達到6.10萬億元。
- 上一篇:沈陽飛爾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植絨項目 2019/5/22
- 下一篇:汽車零部件知識 2019/1/10